延边大学老教授与名字的故事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295631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延边大学老教授与名字的故事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295631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今日热点

延边大学老教授与名字的故事

2019-09-09 10:17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这位就是我们学校的‘活历史’。”顺着延边大学工作人员的介绍看过去,眼前的老人西装笔挺、面带红光,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这位教授名叫金昌南,今年已85岁。在延大,很多人称他“党延大”。自1953年进入延边大学就读以来,他一直学习、工作、生活在这里,是学校7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因此在后辈中有了“活历史”“党延大”的尊称。在学校一间会客室里,金昌南向记者讲述起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

  出生于1934年的金昌南本是朝鲜咸镜北道人。6岁时,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吞并,朝鲜半岛民生维艰,父母被迫带着他渡过鸭绿江,在长白山下朝鲜族聚居的村子落了脚。

  但一带江水并不能隔出一方平静的乐土。

  彼时,伪满洲国已建立8年。日本在东北全境推行奴化教育,朝鲜族自办的私塾、村小中,学生们说日本话、读日本书、行日本礼,每次早操都要全体立正,面朝东京向天皇致敬。

  为了培养出“帝国的臣民”,日本人甚至更改学生的姓氏,“金昌南”被改为“金山昌南”。“自己的名字没有了。”金昌南说。

  黎明前的夜晚总是特别漫长。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金昌南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有了系统学习朝鲜语的机会。

  1949年,亲历解放战争的初中生金昌南,选择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

  初中毕业那年,金昌南要上的高中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父母出不起学费和路费,他想到了向组织寻求帮助。拿着组织给的一等助学金2000元(旧币),金昌南连声“谢谢”都来不及说,穿着草鞋和单衣徒步6天,终于在清原县(今吉林通化辖区)设立的临时高中班入了学。

  后来,金昌南才得以考入延边大学。“这个很不简单啊!”金昌南说,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拥有读大学的机会,这是共产党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生动体现。

  1956年6月26日,怀着对组织的感谢和对未来的憧憬,金昌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延边大学历史上首批学生党员之一。

  朱德委员长亲自视察学校并题写校名、大一新生中首次有了藏族学生……毕业留校后的几十年里,金昌南目睹了这所诞生于民族团结理念中的大学,如何在民族团结的实践中迈步发展。

  1993年,金昌南从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任上退休。他“卸甲不归田”,将热情都投注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

  每年秋季学期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金昌南都会讲起关于“名字”的故事。对于90后、00后学生们来说,这位朝鲜族“阿爸依”(老爷爷)的亲身经历,比任何历史书都要真切。

  “我19岁进入延大,在延大入了党。‘党’是姓、‘延大’是名字,‘党延大’是我的全称。”金昌南说,“这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爱国主义。”

  因“名字”受屈辱、因“名字”受尊敬,如今,耄耋之年的金昌南也用“名字”给自己的人生写下注解。

  (刘亦凡 张婷 陈帆波 杨文怿)

编辑: 何长春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