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基础教育减负年”?这一年,这些大事有回音……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301096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2019“基础教育减负年”?这一年,这些大事有回音……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301096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今日热点

2019“基础教育减负年”?这一年,这些大事有回音……

2019-11-30 15:55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控辍保学、大班额、中小学课后服务、减负……这些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在2019年这一年里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件件显成效!

  1.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达到95%

  一直以来,教育部把控辍保学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5月底专门召开了全国控辍保学工作现场推进会。

  10月29日,中纪委公布了控辍保学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减少至6.5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目前,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VCG111220000096_副本.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声音: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控辍保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教育硬仗,未来还需多管齐下、多力齐发打好控辍保学战,确保每个学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2.大班额得到有效控制

  2019年,教育部采取强化招生入学源头控制、加强学校建设经费支持、开展督导检查等措施,重点推动大班额比例超过6%的11个省份加大工作力度。据摸底,这11个省份大班额平均比例由去年的11.8%下降到目前的6.5%,其中,海南由17.2%下降到3.4%,湖南由16.2%下降到5.1%,青海由13.5%下降到6.4%,河南由13%下降到6.9%,广西由14.2%下降到8.5%。

  声音:大班额”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教室里面放多少桌子、多少条板凳、安排多少个人的问题。“大班额”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危害:一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影响教学质量,坐在后排的看不到板书,听不到老师授课的内容。三是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所以“大班额”必须坚决予以解决克服、消除。——教育部长陈宝生。

  3.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2019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积极稳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特别是在中发〔2019〕26号文件印发后,要求各地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实行公办民办同步招生,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摇号政策,并在明年招生入学工作中全面落实到位。

  针对个别学校提前“圈地招生”、冬夏令营等各类活动变相提前招生等现象,吕玉刚回应,这种不合理现象要改革,学校冬夏令营活动不能与招生挂钩,具体细则明年将落地。“学校提前物色学生、掐尖学生入学,这是不可能的,明年将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

  声音:对于“公民同招”,家长们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理性,理性,还是理性”。就目前政策的大方向来看,家长们“碰运气”的想法肯定是应该提前打消了,“机会只有一次,不可能有机会去东挑西选”了。

  4.化解家长的“三点半焦虑”

  近两年来,为解决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题,教育部积极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目前,有29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制度的意见,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据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2%的小学生、33.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教师比例分别为58.3%和35.1%。

VCG111261906132_副本.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声音:课后托管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协作合力。学校承担课后托管,是一项托底的工作。家长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5.中小学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11月14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划分快慢班、重点班,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实行均衡编班。

  声音:最有效的减负,就是减缓学生的负担感受,也就是让学生不认为是负担。学生学业负担感受越重,学业成绩越低。当学生愿意学,不认为作业多,不觉得考试多,不为考试结果焦虑,不觉得父母的期望是压力时,学生的负担感受就轻,学习成绩就好。

  6.加强对校外培训的管理

  其次,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

  声音:教育专家指出,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超前教育容易伤害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让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

VCG111164124321_副本.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7.教育App须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备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要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完成对现有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工作,2020年2月1日起,公共服务体系将向社会公众提供备案信息查询。

  声音:近年来,教育移动应用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兴趣发展、优化师生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一些教育移动应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

  8.杜绝布置“家长作业”是纪律是规定

  “家长作业”现象近几年备受网友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在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既然中央有了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这是纪律,这是规定,不是一般的号召和要求,是坚决不能留。如果哪个学校、哪位老师违反了中央的规定,那是要严格查处的。

  声音:家校关系的健康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合理化,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相配合。学校方面应该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只能一味“配合”。只有在家校之间建立起互相分工却又充分信任和尊重的教育关系,方能真正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构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共同体”。

  9.教育部等五部门发文为办学安全托底

  今年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8月20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对该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明确了8类“校闹”行为:(1)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2)侵占、毁损学校房屋、设施设备的;(3)在学校设置障碍、贴报喷字、拉挂横幅、燃放鞭炮、播放哀乐、摆放花圈、泼洒污物、断水断电、堵塞大门、围堵办公场所和道路的;(4)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停放尸体的;(5)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学校教职工、学生人身自由的;(6)跟踪、纠缠学校相关负责人,侮辱、恐吓教职工、学生的;(7)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学校的;(8)其他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意见》特别强调,学校要切实树立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理念,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学生正常参加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声音:通过依法治理还学校一片净土,是形成良好教育生态的应有之义。学校要客观理性认识安全风险,做好风险防控,相关各方也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消除学校后顾之忧。在校园营造安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10.教师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

  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师可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限制外出集体活动,不超过一周的停学、停课等。

  《征求意见稿》界定了教育惩戒的概念。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和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和管理中基于教育目的与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者以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职务行为。

  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况,《征求意见稿》将教育惩戒权分为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三类。

  声音:保护未成年人的内涵不应仅是“鼓励”“赞赏”,还应该有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否则最后教出来的人都变成了自私自利的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安全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教授应湘。

  11.给教师清净,还校园宁静

  11月27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为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中央深改委审核通过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即将印发,“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实行清单管理”。

  声音:意见的出台,与其说限制的是与教育无关的事权,不如说是对教育法规、制度的有效维护和保障。把教师当成万能者,把学校当成万花筒,施以无限责任,不但不会结出满天桃李,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背离教育的初衷,偏离教师的主业主责。只有给教师清净,还校园宁静,方能让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担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综合)

编辑: 何长春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