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组图:探秘“大国工匠”古籍修复师 教育信息早知道-教育职场 何长春 232841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职场 > 教育信息早知道

高清组图:探秘“大国工匠”古籍修复师

2017-02-13 09:05 | 来源: 四川日报

工作室存储了各类纸张,修复使用的补纸要与古籍书页的纸质、厚薄、颜色相同或相近。

将残损书页中的杂质剔除,才能保证修复后的古籍平展如初。

虽然是一门传统工艺,古籍修复也越来越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纸张颜色、纤维度、配纸等重要信息都经过专业仪器测量。

修复师经仔细揣摩,用最接近古拓片原本的墨色来修复残损部分。

修复师小亚(右)是一名聋哑人。在一个小本子上“笔谈”成为她与同事进行工作交流的方式。

修复所使用的马蹄刀、三角刀、竹管排笔等各种工具。

一位古籍修复师在灯光下检视一张严重受损的古籍书页。

一位修复师站起身来活动一下筋骨。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尾页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待修复的古籍文献、拓片和字画,桌面上摆满了毛笔、板刷、锤子、铅砣等工具。一群年轻的修复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从事着古籍修复工作。

      对普通人来说,破损严重,甚至粘连得无法翻开的珍贵古籍,经修复师的双手重获新生,是一项神秘而复杂的工作。数百年里,书籍因受到虫蛀、鼠啮、霉蚀、酸化、磨损等损害,破损情况千差万别。修复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生物、书法、美术等方面知识,还需要在材料、笔迹等领域有一定研究。

      28岁的万小兰恬淡沉稳,从事古籍修复近5年。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案板上破损不堪的泛黄纸张,用薄如蝉翼的薄棉纸为古籍作“植皮手术”——这是一套破损比较严重的古籍,出版于清代的《潼川府志》。大量的虫蛀破损,让页面成了一张张“纸网”,书页之间还相互粘连,难以分开。修复工作需要先将单页展开,再对页面的虫洞部分进行修补、压平,直至装订成册、恢复如初。说起来简单的几个步骤,却需要修复师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

      “一天只能修一两页。”万小兰取出一支糨糊里泡着的毛笔,把补纸衬在破洞背面,再将多余部分移去,“做这个工作就是需要安静、细致、有耐心,只有喜欢这一行才坚持得下来。”静得下心,意味着她和同事们可能要花大半年的时间去修复它。

      修复工作有几十道工序,一步不到位,后面就会出问题。首先要用仪器对纸张进行无损检测,确定其纸张性质、厚度、酸碱度等基本数据,根据破损程度制订完整的修复方案。然后将书小心拆开、逐页清洗杀菌,再根据原书的纸张特性,找到与其匹配的修补原材料。接着进入修补阶段,一般采取湿补、加固等技法,让修补部分与原页融为一体,补在虫洞上的补纸,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能厚也不能薄,才能保证页面厚度的均匀。直至最后的压平、装订和复原。

      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并非易事。“这一行太需要积累经验了,我从业5年,仅仅算是一个学徒。”万小兰感慨。想要掌握古籍修复技术,需要多年的工作积累。据统计,全国公立博物馆、图书馆馆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其中有超过千万册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专业的古籍修复人员十分有限。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负责人估计:“以现在的修复师数量,可能几代人都修不完这么多的书。”

      古籍修复工作现在仍是冷门行业,修复师们头上顶着“大国工匠”的光环,背后却有很多的艰辛。古书拆装过程中会遇到大量陈年的灰尘、虫卵等,打喷嚏、犯鼻炎、过敏等现象时有发生;保持伏案姿势一整天,几乎所有的修复师都有颈椎和腰椎疾病。而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待遇并不高,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每年会有许多实习生来到中心实习,但实习结束,不少学生就离开这个行业,能够留下来的,寥寥无几,更多人把它当作副业或者兴趣爱好。

      “我们修复的不仅是书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我们的行列。”万小兰说。

    记者 郝飞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何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