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坚定信念 教育信息早知道-教育职场 何长春 264850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坚定信念 教育信息早知道-教育职场 何长春 264850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职场 > 教育信息早知道

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坚定信念

2018-05-04 09:07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面对当前社会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各种误读,以及弥散在社会的各种“不劳而获”观念,我们有理由再提“劳动光荣”,推进“劳动教育”,使其与“德”“智”“体”“美”并行发展,真正形成人类社会教育的完整拼图。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已经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一个个关于劳动者和奋斗者的故事不断被传唱,这不仅仅是对个人与集体的肯定、对青年与青春的赞赏,更是对劳动与奋斗的肯定。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劳动使人和动物具有了本质性的区别。正是在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得以形成,人类最终从自然界或自然状态中挣脱出来,获得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向度。马克思将劳动视为社会的太阳,认为“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因此,要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劳动具有根本性的认识论意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劳动光荣”曾是一个响亮的社会口号,为中国的历史进程注入了强大的信念与力量。因为劳动,革命、同胞、劳动者、共同体等概念悄然生成;因为劳动,人们抱团取暖,共筑伟业,相互慰藉。然而,今天人们似乎偏离了曾经所坚持、所相信、所践行的劳动观念。人们狭隘地对不同劳动给出了高低贵贱之分——来自底层群体的劳动被视为一种低级的劳动形式,从事底层劳动的劳动者难以获得应有的尊重。

  实际上,这种片面的劳动观念严重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本位论。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强调任何劳动都具有对话和通约的可能,由此形成了劳动价值本位的观念。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抽象劳动”的概念,就是强调“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以此揭示不同的具体劳动在商品价值上具有对话之处。正是在“抽象劳动”层面,不同的“具体劳动”有了通约和转化的可能,这就意味着一切劳动都在创造价值,都应该被尊重。

  遗憾的是,今天人们逐渐忽视了抽象劳动的内涵,由此篡改了劳动的本义,逐渐形成了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功利的劳动观。正是受制于这种世俗的劳动观,人们简单地将劳动视为身体劳动,将劳动者等同于社会底层,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对“劳动”的消极情绪。这种不正确的劳动观,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本位,也加剧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与矛盾。

  面对当前社会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各种误读,以及弥散在社会的各种“不劳而获”观念,我们有理由再提“劳动光荣”,推进“劳动教育”,使其与“德”“智”“体”“美”并行发展,真正形成人类社会教育的完整拼图。而敬畏劳动、尊重劳动者、争创劳动模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既是必要也是迫切的。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是回到劳动应有的哲学语境和价值本位,让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也创造了人类文明。尤为重要的是,要让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让青少年真正理解劳动的本义和内涵。只有回到劳动应有的价值本位,我们才能重新理解社会过程,重新认识社会阶层,从而打破片面的劳动观所制造的社会区隔体系,让全社会劳动者在劳动的意义上获得真正的平等。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是充分认识劳动的价值本位与生命要义。劳动赋予生命以意义,同时也为生命铺设了行动的坐标与方向。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指出:“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的生活和幸福的源泉。”正是通过劳动,人成为社会中的人,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人得以相对清晰地识别何为“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劳动,人的生命内涵和意义更加丰富,而个体的主体性恰恰是借助劳动实践得以确立的。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是让“劳动光荣”的观念成为时代新风。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只有弘扬“劳动光荣”的荣辱观,给予劳动应有的肯定和褒奖,才能让青少年从根本上敬畏劳动,尊重劳动者。只有当“劳动光荣”的观念蔚然成风,进入人们情感结构的深处,我们才有更大的底气和理由谈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是用“劳模精神”指引我们的社会实践。劳动模范是优秀劳动者的典型代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者和践行者。劳模精神是劳动模范的思想内核和精神结构,其当代的重要品格构成是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劳模精神”践行工匠精神,勇做时代奋斗者。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下,我们需要弘扬“劳动光荣”观念,践行“劳模精神”,使其成为流淌在青少年血液中的价值基质。而社会也要创造健康的、公平的、正义的劳动环境和公共秩序,让劳动者真正“劳”有所得。

  刘涛 暨南大学教授

编辑: 何长春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