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2019长春市中考第一天已经结束,在下午考生们经过了化学考试的“洗礼”,题目难吗?考察了哪些能力?多次承担中考命题任务,并担任组长的吉林省骨干教师吕慧老师和吉林省骨干教师、市兼职教研员康波老师接受了访谈,对今年中考化学试题进行了专业评析。
2019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内容充分体现了“凸显特色,注重基础,联系生活,聚焦素养”的要求。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又能对考生进入高中后的化学学科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凸显学科特色,渗透学科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011年版课标、2012版教材分别设置了8个学生必做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实验感受实验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套试题中与实验相关的试题所占分数为卷面总分数的50%,如第4、9、10、14、18、21、22题,将8个实验中的6个实验以不同的考核层次和形式呈现在试题中,使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学生在评价结果上呈现出差异。指导学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实验,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试题注意化学学科思维的渗透,如第7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微观变化的本质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突出重难点知识,聚焦学生能力考查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酸碱盐又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难点。试题中的第10、17、20、21、22题中都涉及了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试题还关注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如第21题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第22题则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此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重点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密切联系生活,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学习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套试题中的第1、2、5、6、8、13、14、15、17、20题均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以生产实践来做为试题情境,加强对化学原理和方法的考查,进而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0题考查的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环保问题——雾霾的形成。该题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起点高、落脚点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完全能够解答,不仅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聚焦核心素养,催生观念转变
2019年的化学试题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命题立意。如第20题,以化学反应流程图的方式呈现信息,初步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再如第22题,以实验报告的方式呈现问题,考查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分析推理能力。可见试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对试题的整体分析中可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重视实验教学,摒弃“讲实验,背实验”的传统作法。学生应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灵活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关注过程与方法,提高核心素养,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贾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