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明星饲养员杨毅的故事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293393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北京动物园明星饲养员杨毅的故事 今日热点-教育 何长春 293393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今日热点

北京动物园明星饲养员杨毅的故事

2019-08-06 14:25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母猴把小崽的手直接放到了我手上

  1997年杨毅到动物园。刚参加工作时,他最开心的是,“我终于可以不花钱逛动物园了!”实习第一天的场景永远留在他脑海里,“我们像一堆大白菜,等着前辈们来挑,‘这小伙子不错,跟我走吧’……可他们都喜欢那种五大三粗、能抡得动铁锹扫把、能抬得了草的。”瘦得跟“豆芽菜”似的杨毅,最后被“撮底儿”养猴去了。

  养猴的最初,“每天被猴子们袭击,一会儿扑你一下,一会儿给你一巴掌”。老师傅告诉杨毅,不要看它们,因为对视对它们来说是一种挑衅,要给动物留出空间来。它们其实是害怕人的,很多时候动物攻击人类,都是万不得已。从喂水、喂饭,清扫笼舍到给它们做玩具,慢慢地杨毅发现,“我能接触它们,它们甚至愿意躺在那儿让你给梳理毛发。”出现这样平等的状态,就意味着动物开始接纳人了,这让杨毅特别高兴。

  杨毅觉得当饲养员最重要的是平等的心态,“不能认为你养它,你就高高在上,你也不能被动物天天欺负,只有平等的状态动物才能展示出自然行为。”

  2009年,杨毅遇到一次考验。一只母川金丝猴生下一只小崽,但脐带留了挺长一截在小崽的肚子上。“我怕母猴抱着它跳的时候剐到小崽肚子,于是跟兽医商量把小崽的脐带给剪了。”

  即便一直在照顾它们,但杨毅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发生怎样的状况。“那天我消完毒,拿着吃的就进去了。这只母猴正好抱着小崽,我一边摸着它给它吃的一边跟它聊天,‘我一会儿给你孩子处理,你别碰我,我也不碰你,你踏踏实实吃,我也不会伤害你们家孩子的。’”其实猴子哪听得懂,聊天儿为了“给自己整点心理安慰,壮壮胆儿”。

  就在杨毅刚跟它说完话时,“母猴把小崽的手直接放到了我手上,当时站在笼舍里,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要知道这是所有野生动物不太可能出现的行为,尤其是灵长类,野生动物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情,甚至自己死,也要保护孩子。“得到母猴的信任太感动了,接下来给小崽剪脐带处理得特别顺利。”

  杨毅后来一直关注着这一家子,“小崽长大先去了成都,又去了香港海洋公园。它爸爸在贵州梵净山。它妈妈挺不幸的,因为游客投喂不当,吃坏东西死了,给我触动特别大”。

  没有爱动物的心,干不好饲养员的活儿

  这个夏天似乎格外热,上午不到11点就已经37℃了。即便是烈日炎炎,在杨毅看来,每天巡岗是必需的,他觉得养动物最不能偷懒,动物跟人不一样,不会说话,水够不够喝、丰容(动物园术语。圈养条件下,为满足动物生理、心理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合适不合适、池塘里动物洗澡打滚的水干没干、它们精神状态好不好……都需要一个一个笼舍去仔细察看。而这仅仅是开始一天工作的铺垫。通常刚走半圈,汗水已经打湿了衣服,甚至觉得要中暑了,他举起一瓶给衣服降温的喷雾自嘲,“自己心疼自己吧,我觉得这东西完全可以作为一线户外工作的劳保用品。”

  他闲不下来,天太热他心疼“孩子们”,有空就给“孩子们”琢磨弄点儿解暑的零食,把水果切块和酸奶和在一起,倒在球形容器里,“冻一宿,明天就可以吃了。”给“孩子们”做饭也是不含糊,桃子、西红柿、火龙果、玉米、葡萄……菱形块切得整整齐齐,色彩鲜艳摆盘讲究。即便喂草,他也会把一大堆草捆整齐、倒插在铁筐里,美其名曰“行为艺术”。好多场馆都没有空调,一天下来,杨毅的衣服就是湿了潮、潮了湿,裤子都贴在腿上。

  好在学过相声的杨毅总能在工作中找到乐子。他爱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养的“娃”,像个慈爱的老父亲。配的段子也令人忍俊不禁,“远看忽忽悠悠,近看飘飘摇摇,在水里一沉一冒,一人说是椰子,一人说是猕猴桃,俩人儿打赌池边瞧,原来是俩水豚洗澡……”每每抛出这样的饲养日常梗,都会收获微博评论里的一片欢乐。

  也有让杨毅哭笑不得的时候,某些“热心”粉丝会私信质问他:为什么大热天水豚没放水?“刷池子、换新水,您再多等15分钟就赶上了。”他喜欢用真相劝退杠精。

  每天和动物相伴,多的是欢快,也有来自游客的趣事。有一次给水豚往树上挂午餐,“我刚往歪脖树上一搭绳子,一大妈站在游客参观区就喊:小伙子你还年轻啊!”这时候杨毅的内心是崩溃的。

  笼舍里光临最多的是“偷吃族”。一次飞进屋里吃鸸鹋饲料的小斑鸠,一头撞晕了,杨毅赶紧捧起来让它站手上缓缓,一放出门儿就飞了。“没有一颗爱动物的心是干不好饲养员的。今年大食蚁兽‘除夕’回到北动,从出生到两岁离开,一直是我伺候它。没想到分别五年后,它还能认出你,还能像小时候那样跟你玩。这是让人觉得最幸福的事。”

编辑: 何长春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