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成了从参赛选手到大赛裁判的转变,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对于技能成才观念的认同。他,自称平凡,却对自身的经历有着独特且珍贵的体悟。他就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学院2017级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侯鲁辰。
广泛尝试,坚定选择
刚满18岁的他,已经在社会上打了两年工,做过服务员、搬运工、汽修学徒等工作,两年的社会经验让他比同龄孩子的阅历要更加丰富。未来该何去何从?敢拼搏、有韧劲的他决心重返校园,用知识和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他对单亲母亲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母亲犹豫了,学费和生活费将是家里一笔很大的支出,看出妈妈的为难,他说:“妈妈不要担心,我存了一些钱,假期我还会去打工,这次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一门技术。”妈妈很欣慰,勉励他付出终有回报,让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
在指导教师选拔参赛“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选手时,侯鲁辰凭借较好的综合素质与任课老师的推荐脱颖而出。朴实的他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培训中,他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遇到不解的地方也会用心向老师请教、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面对操作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各种问题,侯鲁辰也从不畏难退缩,上网查找资料,请教专业老师,通过反复的调整和尝试,晚上十点后还扑在实训室更是家常便饭。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侯鲁辰的成长进步离不开自己艰苦奋斗和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如今的侯鲁辰,凭借着对专业的热爱,已经是能带徒弟的小师傅了。假期他还自愿留校进行技能训练,并且还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他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将传帮带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人生在勤 勤则不匮
侯鲁辰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个学期,他都能制定出各科的学习计划,合理、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在学期末考试中他都能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他在校期间,他曾被评选为2017年度“技能之星”“三好学生”。
侯鲁辰通过投身实践,不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在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懵懂少年到技能之星,他是在经历长期艰苦磨炼、克服重重困难后,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2018年长沙举办的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比赛中侯鲁辰荣获全国二等奖。载誉而归后,他继续深入学习、钻研技术。2019年,在高手林立、试题难度加深的情况下,他参加了在广州市举办的中职组“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比赛中再次荣获全国二等奖。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侯鲁辰能够连续两年取得中职组国赛二等奖,这个成绩的获得来之不易,全靠他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训练与学习。他坚信,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想要学会真本领、掌握真技术,经过不断磨砺技艺、不懈努力,方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书写不凡的人生历程。
跃入人海,奔涌浪花
连续两年获奖的侯鲁辰并未有半点骄傲与自满,继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向新的高峰发起挑战。侯鲁辰勤奋好学,对各种软件和知识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即将毕业时接触到了最新的3D打印技术,同学们和老师都很难弄懂的问题,他却很有天份,听过培训师的讲解,他几分钟就能建立模型、编制出打印程序,使得本来就很神奇的打印机,在他的手中更加妙趣横生,展现出他非凡的想象力。
通过几次交流与比赛的成绩,一家北京的科技公司找到了他,和他签订了聘用合同。初到北京,他的质朴醇和、勤学好问、吃苦耐劳,给公司领导和同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并很快适应了那里的工作和学习,也逐渐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侯鲁辰一直扎实地将所学所悟同个人实践紧密结合。近两年参与多个项目,3D打印实训建设、并联臂式3D打印教学组件及课程开发、3D打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还参与组织全国职业院校3D打印技术技能创新设计邀请赛等,从参赛选手完成了迈向裁判的飞跃。他用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对于技能成才观念的认同,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一程感动。侯鲁辰说,他很感谢这个时代,有梦想就可以去努力实现;感谢学校的教育,使他受到工匠精神的感召;感谢学校给他比赛的机会,使他崭露头角;感谢公司的培养和信任,这些都使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以后会更加努力工作,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如今的侯鲁辰脚步依然不曾停歇,用青春点亮技能之光,努力诠释工匠精神,践行技能之梦。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房子琪
资料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提供